上海文广局请我创作《浦东国际机场》的油画,起初,我有点措手不及,心想,可能自己画了许多表现“蒸汽机车”的作品,所以,对方认为我画工业产品应该得心应手。但我明白“蒸汽机车”和“飞机场” 是两码事,它们的外观和形式美学不一样,我熟悉蒸汽机车的构造和审美价值。对浦东机场的审美视角没有研究。所以,不敢贸然答应。对方让我认真考虑一下,希望我承接下来。由于自己近十年没有参加官方美展,我作品的呈现是在画廊举办个展;和由画廊发布在网上。这次政府工程对我来讲是一次机会,我接受承担了下来。
要用绘画艺术表现《浦东国际机场》,我大脑里立刻出现全景式画面,因为,浦东机场在上海是一座地标性建筑。它的建筑整体外貌:有其区别于其他国内外的主要大型机场的特征。只有整体全景呈现才能使观众一目了然——这就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。而航站楼内部或外部的局部视角都易和其他机场混淆。
我选择写实语言进行创作,这是内容要求决定的。用哪一种写实方法我是经过长时间甑凿的,个人的审美取向喜欢古典油画的表达,但这要花大量的时间,但是,这能使自己内心安宁,绘画时的内心安宁正是我的一种精神享受。于是,把小稿和资料整理好,用小稿划格子放大到正稿上,参考达芬奇油画起稿样式,严格运用三点透视布局画面,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,完成了线描稿,这用了一个半月时间。线描稿的美感使我喜悦,由于画油画要覆盖线描,感到可惜,就拍摄下来保存。
此时,正好有机会去欧洲参观美术馆,带着现学的兴奋到了荷兰、比利时和德国。观看了大量的古典绘画,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的一丝不苟,画面色彩、光影、空间的丰富展现使我心旷神怡,尽管过去也到过法国、意大利等地方看了许多艺术巨匠的经典作品,同样的直撞心灵。这次更是一记醍醐灌顶般的感受,因为,我正在画“浦东机场”。
回来后,现学现卖,按古典油画先单色造型,再用色彩罩染步骤完成作品。这一过程几经反复,最后是不择手段。画面的每一个局部都至少画了五、六遍,可以讲做到了严谨;细致,面面俱到。实足八个多月的创作,虽然累,但心满意足,画画是自己热爱的事情,对自己热爱的事物是不能夹杂私念的,只要在进行画画,本身就够了。它能给我心理宁静和安祥。
按理,艺术创作时,对自己喜欢和熟悉题材才能得心应手,这次画“浦东机场”又给了我新的体念,就我个人来说,自我创作命题除了蒸汽机车,不会选择其他题材,因为从小喜欢火车,所以,走上艺术道路后,也选过各种其他题材,后来相对成熟的绘画风格是表现蒸汽机车。而画机场开始是茫然的,在进行中马上发现它和蒸汽机车相同的审美因素,然后把这种因素寻找出来,这样就找到了精神寄托,自然就信心满满画下去。我学会了从表现对象中发现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元素,这是我创作《浦东机场》油画的收获。
艺术是美学外化的一种表现手段,个人的审美取向会在作品中自然暴露,这是无法掩饰的,一定要真诚,我是这样对待自己内心的。
韩巨良
2015年3月20日